宜賓市 “市縣鄉” 機關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部署要求,深入實施 “連心共赴現代化” 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專項行動。全市縣級以上領導干部全覆蓋聯系村(社區)和群眾,“市縣鄉” 共 2100 余名黨員干部一對一聯系服務村(社區),每名黨員干部分類聯系 3-5 戶群眾,旨在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辦好民生實事、深化基層治理、涵養文明風尚,不斷凝聚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強大力量。?
在結對聯系方面,堅持 “因人定村、因村選人”。建立 “市級干部 + 縣處級干部 + 市屬國有企業負責人 + 縣(區)科級骨干” 聯動體系,37 名市領導與市級機關 701 名縣處級干部全覆蓋 “一對一” 結對聯系 738 個村(社區),分類聯系 3000 余戶群眾。創新 “先定村、后定人” 機制,依據基層治理、產業發展、創業就業等選派需求,匹配專業干部資源,切實做到 “因村(社區)派人、賦能發展”。?
為提升服務效能,整合機關資源下沉。充分整合定點幫扶、“雙報到”、派員單位黨員干部等人才資源,為每個村(社區)組建 3-5 人的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團隊,推動 “干部沉下去、產業強起來、鄉村活起來”。黨員干部及工作團隊集中開展 “四個走遍” 活動,圍繞產業發展、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等開展調查研究,深度研判村情社情,集中收集群眾訴求,形成聯系幫扶計劃。同時,聚焦促進群眾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推動市級部門發揮專業職能為民辦實事,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在責任落實上,擰緊責任鏈條以強化履職擔當。構建 “分級負責 — 系統評估 — 優化調整 — 常態推進” 閉環鏈條,層層壓實各方工作責任,階段性優化幫扶任務和具體措施,確保聯系服務既 “走身” 更 “走心”。堅持將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幅度和群眾滿意度作為考核評價干部服務群眾工作的重點內容,實行 “半年階段性述效、年度述職評價”,并將其作為干部個人年度考核和職級晉升的重要依據。嚴格落實為基層減負工作要求,明確規定不得以簡單收材料、填表打卡等評價工作成效,力戒形式主義。?
(宜賓市委市直機關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