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矩陣強引領,鍛造機關黨建“金字招牌”。一是系統謀劃強布局。以“仁人向黨 和力機關”總品牌為引領,帶動各單位培育特色子品牌,形成10個示范品牌、5個候選品牌、5個培育品牌的“10+5+5”品牌矩陣。二是規范制度夯基礎。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建立按期換屆提醒督促機制,為品牌建設提供堅實組織保障。分層分類開展黨務培訓,制發黨務培訓課件3個,培訓150余人次,有效提升品牌建設實操能力。三是示范引領激活力。選樹“政務為民”“和韻服務”等機關黨建示范單位,形成可復制推廣先進經驗。通過舉辦黨建品牌交流研討會、現場觀摩會等形式,推動各單位互學互鑒,激發品牌創新活力。
融合賦能提質效,打造黨建業務“融合樣板”。一是“黨建+改革創新”解難題。打造“紅小二”幫辦代辦服務品牌,落實“紅小二”服務專員,將重點企業設立登記發證時限壓縮至0.5個工作日以內,辦理各類“跨區域通辦”事項1500余件,年均辦件量16萬余件。二是“黨建+服務提升”踐宗旨。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展“黨建+幫辦代辦”服務,為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提供上門服務200余次。組織115個基層黨組織、1300余名機關黨員依托“花城e+”平臺,參與文明城市創建、鄉村振興等工作,累計解決群眾訴求300余件。三是“黨建+產業鏈接”助發展。聚焦“組織鏈”引領“產業鏈”發展推動機關黨建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指導成立11個行業綜合黨委,助力發展釩鈦鑄造、光電信息等產業鏈黨建。設立企業“黨員先鋒崗”,組織黨員和技術骨干對接企業,助力攻克12項技術難題。
強基固本筑堡壘,鍛造擔當作為“鐵軍隊伍”。一是選育結合強黨務。實施黨務干部“全鏈條培育”工程,建立“包片、聯訓、年評”機制,分層分類開展集中研討300余次、參觀法紀教育基地150余場、集中培訓3000余人次,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黨務干部隊伍。二是嚴管厚愛優作風。結合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對窗口單位服務情況開展督導檢查20余次。依托大田會議舊址、同德烈士陵園等廉潔教育基地,組織機關黨員開展現場教學40余次,引導黨員知敬畏、守底線。三是文化浸潤聚合力。以品牌文化培育為抓手,實施黨建品牌三年培育計劃,通過“微項目+微改革”破解黨建難題,形成“破解一類問題、總結一類經驗、形成一套機制”的良性循環。通過舉辦“書記講黨課”147期,推送黨員教育課件100余次,推動機關黨員在重點難點工作上走在前、在彰顯風采形象上立標桿。
(攀枝花市仁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