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我們要深刻認識作風建設的重要性,抓牢作風問題的本質,加強黨性錘煉推動黨的作風持續向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作風保障。
黨的作風關系黨的生死存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這一重要論述是對政黨興衰成敗規律的深刻認識,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以貫之的憂患意識,以及我們黨對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重大時代課題的戰略考量。黨的作風,指的是黨的性質、目標、宗旨等黨性要素在黨員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態度和行為,主要包括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等內容。
回顧黨的百年奮斗史,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黨的作風建設,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同不正之風斗爭,形成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等優良作風,以人格力量贏得民心,推動黨的事業不斷前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清醒地認識到,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和不正之風,如果任憑腐敗蔓延,就會喪失黨長期執政的群眾基礎。于是,黨中央從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以上率下、以點帶面,弘揚黨的優良作風,以釘釘子精神糾治“四風”,涵養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黨心民心同向發力,取得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偉大成就。黨風好,就會民心所向,取得事業成功。反之,民心就會背離,各項事業難以推進。
錘煉堅強黨性是作風建設的根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問題根本上是黨性問題。作風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質,體現的是黨性,起決定作用的也是黨性。”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黨性決定黨風,有什么樣的黨性,就有什么樣的黨風;黨風體現黨性,黨風好則黨性強,黨風不好則黨性弱。那么什么是黨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說到底就是立場問題。共產黨人無論是想問題、搞研究,還是作決策、辦事情,都必須站在黨和人民立場上,而不能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這就是共產黨人的黨性原則。”黨性具體表現為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行動的指南;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覺堅持民主集中制和在高度自覺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鐵的紀律;勇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改進作風,不能簡單就事論事,以為把眼前存在的作風問題從面上解決了就萬事大吉了,而是要舉一反三,透過作風看黨性。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解決問題要抓住根本。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決定了作風建設的根本在于錘煉堅強黨性。
黨組織要加強黨性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各級黨組織要把黨章和黨規黨紀學習教育作為黨性教育的重要內容,重點抓好理想信念教育、黨的宗旨教育、黨史國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維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等,注重結合黨員實際,不斷創新教育方式,強化黨內政治生活鍛煉,幫助黨員修好“心學”。
黨員要加強黨性修養。干部的黨性修養、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工齡的增長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必須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改造。黨員要把加強黨性修養作為終身的“必修課”。要強化政治修養,秉持崇高的理想追求、堅定的政治信念、先進的思想覺悟,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強化理論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加強理論學習,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深刻領悟科學理論的學理哲理、道理情理;強化道德修養,弘揚傳統美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作風修養,堅持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全面改進和優化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等,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強化紀法修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模范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強化作為修養,全面提升執政能力本領,勇于擔當作為,爭做新時代好黨員、好干部。
在實踐中檢驗錘煉黨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講實話、干實事最能檢驗和錘煉黨性。”加強黨性教育和黨性修養,不是坐而論道,而是要在實踐中力行。重大歷史關頭、急難險重任務、風險考驗面前、地方和基層一線,是檢驗黨性強弱的“試金石”。黨員要在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各種風浪考驗中練就擔當作為的硬脊梁、鐵肩膀、真本事,以堅強黨性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作者張蔚系省委省直機關黨校文化和生態文明教研部主任、教授)
(《四川日報》2025年06月23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