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縣切實發揮黨密切聯系群眾這一最大政治優勢,建立健全縣鄉村組“包村聯戶”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在建體系、優服務、強保障上用足“繡花功”,讓為民服務更有“溫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鄉村振興更有“力度”。
“引千線”,“三聯貫通”構建服務體系。織密聯系網絡。實行縣鄉村組“三聯四包”包村聯戶,全縣3798名黨員、干部全覆蓋聯系5.3萬戶群眾。構筑聯解機制。按照“每月一調度,雙月一研判,季度一例會”的原則,村黨組織、鄉鎮黨委、縣級相關部門分層分級推動民生訴求化解。因極端天氣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困難、茶果生產技術提升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搭建聯動平臺。全縣72個機關單位下沉一線包聯11個鄉鎮、小區樓棟,通過成立功能型黨組織和實體黨組織“虛實”結合的方式,聚力推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文明城市創建等重點工作有效落實,民族團結示范縣高質量通過省級考評驗收。
“活兒細”,“三化協調”健全服務機制。網格化管理。通過網格“多網合一”,結合片區劃分和空間規劃編制,聚焦市場需求、區位特點,幫助群眾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壯大主導產業,開展農業技術指導1.9萬余人次,60余萬畝茶葉、水果、白魔芋等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培育有機農產品基地26個,創建省三星級茶葉現代農業園區1個。精細化服務。開啟社情民意直通車,堅持“三必訪、三必記”每月遍訪,重要事件、重病災害、重大節日必訪,民生訴求、家庭困難、意見建議必記,制發民情日記本2926本。項目化推進。實時收集匯總群眾訴求,151個村建立民生訴求、矛盾糾紛等“兩表七冊四臺賬”的聯系服務群眾工作臺賬,“直通快辦”項目化推動服務落實,化解群眾訴求1299個。
“韌勁足”,“三評驅動”強化服務保障。群眾評判驗成效。通過開通公眾號、設置評價箱、安裝評價器等方式,開展服務效果即時評價,考評結果運用到村(社區)績效考核獎勵、評優評先、經費匹配等方面。綜合考評促履職。每年分鄉鎮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逆向考評進行拉通排名,結合縣委綜合研判,對考評結果為“差”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實行末位淘汰,倒逼主動擔當、履職盡責。評優選用增活力。抓牢聯系服務群眾工作載體,聚焦多渠道精挑優選、多方式鍛煉培育、多方位監督嚴管、多崗位選任使用4項重點,健全村級后備干部“選育管用”全鏈條閉環管理機制。目前,已從公開考錄的443名村級后備干部中,擇優選拔13名進入村(社區)班子,形成“選好一個人、激勵一群人、造福一方人”的良性循環。
(屏山縣委組織部)